孩子得手足口病不可怕,家长们不了解手足口病才可怕
近些年很多新闻都报导了手足口病,很多家长渐渐开始很关注这个病,因为他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,而且婴幼儿发病率特别高,但其实这个病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很多家长不了解这个病,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,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手足口病。
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,以婴幼儿为主,20多种肠道传染病引起,肠道病毒71型(EV71)病毒是其中一种。
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比例较大,可以导致除了手足口病,还有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和嵴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、急性软瘫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。
手足口病的特性
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,5-7月为高发期。
一般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者发病时,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,一般在39摄氏度以下,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丘疹和疱疹,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像:不像药疹,不像虫咬,不像牙龈疱疹,不像水痘。
皮疹四大特性: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留疤痕,多数经过对症处理后,可在7-10天内康复
潜伏期:多为2-10天,平均3-5天
成人也会感染,但是不会有症状,可能会成为隐性感染者
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
本病常易在幼儿园中发生集体感染
医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
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,没有严格的地区性
四季均可发病,以夏、秋多见,冬季发病较少见
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
人群密切接触,主要的传播方式: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
分泌物:患者咽喉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(飞沫)传播,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
饮食: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,也可发生感染
手足口病如何治疗
绝大多数情况下7-10天可以自行痊癒,不会留下后遗症,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
无需使用抗生素,除非合併细菌感染(机会很少),也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
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癒情况看,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、肺炎等,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多数也可以痊癒
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?
如果孩子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,同时要密切观察
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,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
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、昏睡、肌肉或身体抽动、唿吸困难等,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保持空气流通
勤晒家里的被褥等用品
饭前便后以及处理粪便玷污过的物品后洗手,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小孩子
双手被唿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立即洗手,比如打喷嚏
尽量吃做熟的食物,少吃生冷食品
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盖口鼻,并妥善清理分泌物
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
少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并注意观察幼儿的体温
流行期可每天早晨检查孩子皮肤,主要是手心、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,注意孩子体温变化
没有特效预防药物,但有对于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受阻口病的疫苗,该疫苗不可免疫其他病毒引起的口足口病
最后我总结下注意事项,手足口病并不可怕,大多数的可以自行痊癒,只有由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需要家长们去医院治疗,有疑似症状的也可去医院检查是否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。家长们如果担心自己宝宝被EV71病毒感染,可以打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,但是注意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欢迎大家多多关注育儿多瑞米,有什么不懂的可在评论区留言哦,大家一起探讨,一起科学育儿。